2020的第一季度就在谁也不曾料到的状态下过完了。有人在恐惧未来,但更多的人早已经重启正常工作生活。试译宝春季线上实习营I期已经走过半程,II期也已经于上周初正式揭幕。
作为两期实习营、近400位英专同学的实习教头,一句“百感交集”怕是也不能很好地描绘我的心路历程。
一方面,一颗冠状病毒给2020届的学生带来的影响之大至今未可知,这些同学能在宅家期间就为之后的职业发展做出计划和实际行动,我认为他们是明智的,也为他们积极主动追求上进而由衷得开心,可另一方面,尽管开课前我就做了相当充足的心理准备,预计了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甚至,我还针对这些预计的情况调整了实习任务安排)。
然而,此时此刻我在码下这篇内容时,依旧无比焦虑,和,心疼。在接受了四年的本科教育后,这些小同学多少都带着一些“大学生”的自豪,可他们不完全清楚,面对职场汪洋,他们和四年前刚入校时一样,迷惘,如同一页白纸。
说几个在实习营期间令我和团队成员哭笑不得的瞬间吧:
Moment1
某次任务的提交截止时间是某晚21点。我设置了21 :03(是的,我也考虑到各种不抗力)关闭接收文件渠道。然鹅当晚21点以后,我陆续收到了以下信息:
不急不慢型:“老师!我的表慢了10分钟,我可以以邮件形式给你文件吗?”
理直气壮型:“老师,我只迟了半小时而已,就不可以宽限以下吗?”
还有,姑且叫异想天开型吧:“老师,我的文件没交,不影响我获得实习证明吧?”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信息不是一两条,也不是十几条,准时提交的人数勉强超过60%,这其中又有近80%是在当晚20点45分提交的。
Moment2
某天晚上23点。
同学A:“在吗?在吗?在吗?”
这头的老师正在独自凌乱+猜测是什么样的问题,同学A又发话了:
“老师你怎么不理我???”
老师正想回复,A同学的夺命电话连环CALL已经拉开序幕……
接通后,A同学说:“老师我想问下你收到我刚发的邮件了嘛?我看你没有给我回复。”
Moment3
每到了安装工具的时候,下方的问题就排山倒海般袭来:
“老师,这个怎么办?”
“老师,我点了那里之后就出来了这个……”
“老师,点了这个然后呢?”
“老师,出现了这个是不是就完成了?”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都得仰天长叹一句:我怎么知道你说的这个那个是哪一个!
我的同事常说,每个人都需要被社会和生活的现实吊打一番才能成长。作为实习,我们是否过于严格?可是:
当然不会。
所以,就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小同学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理解他们在考虑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还不能完全抛弃“我是个学生,老师会教我”这样的想法,就是因为我们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次实习营,能够在未来少疼几次、少疼一点,我们在设置任务的时候冒着被吐槽的风险,挖了些坑,唱了唱红脸。如果有些坑一定要掉,那就在实习营里彻底的跌打滚爬吧。
还好,我们自认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应,在看到这样的实习周报时,我和团队的小伙伴的几乎是要“老泪纵横”:
最后,作为第一篇教官手札的总结,这3点职场纪律送给大家。卑微如我,如果未来我的实习生能够做到这三点,我一定爱得不行:
1
尊重时间
选了“尊重”这个词,是想让这一条拥有两重含义。
其一,守时是最基本的职场规则。尊重你和他人约定的时间点,说几点,就几点。就算你习惯了还没出门就跟约饭的朋友说快到了,那是生活,不是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delay=fail,一秒之差让整个团队前功尽弃的案例数不胜数,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了,罚金重到有了切肤之痛了再追悔莫及;如果真的无法在约定时间点完成,那么,也请一定一定提前跟对方协商,主动寻找解决办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这么一点点,你的一次延期,换来的可能是永不再见。
其二,要尊重别人的时间。你的事情或许根本不在对方的优先级前列,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出于个人目的去打扰他人的非工作时间,说轻了是不职业,说重了叫没礼貌。如果真的十万火急,也请注意措辞和语气,说明清楚情况。
2
学会提问
用简介明了的话,说清问题,交代背景。必要时配上截图。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会无端无视他人的求助的,但如果想获得更快更多的解答和帮助,提问方式真的非常重要。
在学校里,“解惑”是老师的工作之一,但到了职场,谁也没有教你的义务。
3
不找借口
本来我想以“诚实守信”作为小标题,后来觉得不如先只说一个点吧。
职场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战场。虽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很重要,但众所周知,成功的叫“经验”,失败的只能叫“教训”。在实习营里,我们发现同学们总是有千万种理由来为自己的迟交、缺勤找借口、找理由,问题本身或许并不值一提,诚实解释了解决了也就好了。但偏偏有些同学就是喜欢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掩盖最初最小的问题,浪费了自己和他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找个理由混过去”,当下一时爽,可难免会被人在诚信记录上挂一档。
~ THE END ~
好啦,教官手札的第一篇,简单铺陈了这三条纪律。我们的实习营还在继续,加油啊小同学们,希望我的下一篇能够更多一些欣喜。